2019-1215-1217

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位於清水山東側,自蘇花公路和平至崇德之間。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其險峻,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,非常壯觀。當行車在山壁斷崖與無垠汪海之間,好像騰雲凌空,上有巨壁千仞,下是汪洋萬頃,真是驚險無比,也感受前人拓荒築路的艱辛,現在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路段,大部分重新建過,以截彎取直及開鑿新隧道來拓寬道路,目前僅規劃開放匯?景觀道路(步道),景觀道路開放終端臨海路段徒步區,設有?臺灣十景—清水斷崖?石碑及觀景臺,為絕佳清水斷崖眺景點。 白楊步道 白楊步道是民國73年台電為了開發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」,所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,引起營建署關注,擔心一旦計畫完成,立霧溪中游的水皆被引用發電,下游河床將乾涸,靠立霧溪水切割所形成得太魯閣峽谷,將無水而難以繼續發育,峽谷景觀將大受影響,經建會彙集各方意見決定擱置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」。從入口到水濂洞,短短2.1公里的路程就有七個隧道,是以最好攜帶手電筒備用;為建水壩而開的白楊步道,整條步道沿溪而行,一路極景不斷,愛壯闊者可賞峽谷溪流,喜微美者可觀山壁苔流,還有隧道中小似雨滴、大至水濂樣的大水在黑暗中傾洩而下,可滿足欲與眾不同的心思。 入口隧道 白楊步道的入口是一條長達380公尺的隧道,隧道筆直,從此端就可看到彼端出口的亮光。行走隧道有清脆水聲相伴,那是岩壁滲出的山泉,?成小溝流在隧道中迴響。有時還可出奇不意的聽到「啾!啾!」的鳴叫,正是酷愛清泉的斯文豪氏赤蛙在歌唱。 白楊瀑布 白楊瀑布位於三棧溪切入立霧溪的河口處,由於立霧溪的侵蝕度遠大過三棧溪,河床間形成明顯落差,造就了太魯閣國家公園已知最大最壯觀的瀑布,太魯閣族人稱它為「達歐拉斯瀑布」,意思是斷崖瀑布,訴說著三棧溪被斷崖截斷的故事。 水簾洞 從白楊瀑布續向前行,穿過兩座隧道,約三百公尺就可到達水濂洞。水濂洞是地下湧泉從隧道頂端傾洩而下,形成一幕水濂的特殊景觀。置身其間,讓山泉奔落身上,順而流下腳,積聚在天然大理岩地面上,有些冷冽卻充滿新奇與舒暢,而不敢進入挑戰的人,也可藉由洞口一池來自隧道的流動活泉,稍解失落。水簾洞主要成因為進行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時,於修築此段隧道不慎挖破地下水脈,於是地下水循著岩石裂隙流出不曾間斷。正因如此,隧道內的岩層有可能受到地下水強烈沖蝕後的路段岩層而鬆動掉落,有潛在倒塌的危險。 撒固兒步道 於佐倉步道旁的撒固兒步道,海拔不高全長僅有570公尺,沿途碎石道路平緩,偶爾有小爬坡,難度不高,來回路程大約30分鐘。日治時期的撒固兒步道及撒固兒瀑布因為Sakur的音近似Sakula,所以更名為「佐倉」。當時加禮宛事件後,部分的撒奇萊雅族隱居於撒故兒部落(Sakur),後來因為撒故兒瀑布是部落水源地水源豐沛的地方,而且是族人活動的區域,所以應當地撒奇萊雅族人的建議,正式改為「撒固兒步道」。步道沿途林蔭茂密,不時還會遇見蝴蝶及鳥類來回飛舞,沿著山坡慢慢的往上走,有時是石頭堆砌的階梯,有時是平緩的碎石步道,走起來除了下過雨後的小濕滑之外,遇見不知名的小花及早晨的露水,邊走邊吸收森林的芬多精從生活中探索著大自然生態的奧妙。 花蓮在地人的兒時記憶「砂婆礑溪水源地」 「水源地」正式的名稱是「砂婆礑溪」,下游則稱為「美侖溪」,由於是位於水廠附近,是灌溉渠道、花蓮用水的取水地,所以附近的花蓮人習稱這邊為「水源地」。位於上游的水源地終年有水,且清澈見底,經常是當地小孩子第一次玩水的地方,四周經常有人烤肉、野餐,也是大家的共同記憶。 向陽山茶舖 『向陽山茶舖』位於向陽山的山邊,所以他不是位在山頂上喔~從慈濟技術學院往山邊出發,看到玄武宮後左轉,然後再右轉至小路,依照民宿或茶舖的指標上山,沒過多久就會出現『向陽山茶舖』的指標, 接著就到了。這間茶舖是越晚越多人,可能都是要來看夜景。茶舖內環境簡單舒適,一 二樓都有一大片的落地窗,讓你邊用餐邊把花蓮的夜景盡收眼裡,正所謂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」吧!戶外還有寬闊的露臺區,沒下雨的時候還可以坐在外面喔~ 牛山呼庭 牛山呼庭位於花蓮壽豐鄉,座落在水璉南方海灘的牛山旁。牛山,也就是牧牛耕種之地,阿美族稱之為「呼庭(Huting)」。漫步在園區中,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木雕裝置藝術,讓每一件物品都具有生命力與獨特性,這裡是以漂流木藝術為主題的特色民宿,大多數遊客主要是到此走走,到海灘踏浪、到眺望台遠眺依山傍水的美景,到大草坪休息,躺在草地上,眼底滿是星光,伴隨著潮水的聲音入眠。享受悠閒緩慢的時光。 小錐路步道 小錐麓步道位於砂卡礑隧道外側,緊鄰立霧溪下游的邊坡上,這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闢建完成的步道。小錐麓步道的入口位於砂卡礑隧道內東端通風口,因此,依循指示牌穿越斑馬線後沿左側人行道進入砂卡礑隧道,行走隧道中的人行道,約330公尺即可到達東通風口,通風口的另一端便是步道入口。走進步道,棧道曲折架高在立霧溪邊的陡坡上,向東望去,緊鄰一片斷崖地形,「小錐麓」即因此得名。走在步道上可以欣賞立霧溪下游河谷之美,可以清楚看到太魯閣口的東西橫貫公路牌坊和橫跨立霧溪的錦文橋。沿途的森林生態也值得仔細觀察。 九曲洞 九曲洞步道原是中橫公路舊道,民國85年九曲洞隧道通車後,公路舊道改為步道。而後再加強步道安全及各項設施後,成為現今的九曲洞步道。全長700公尺,需原路折返。步道中保留早年中橫公路的隧道,露出原石的隧道與山壁,可以看出當時修建公路原始的工法與痕跡。此外,早年日治時期為修建「採金道路」所鑿的施工便道,懸在步道外的岩壁上,窄小的路跡仍清晰可見。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,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,兩岸山壁緊峙,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。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,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,兩岸山壁緊峙,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。 步道口附近山壁有多條岩石裂縫向上延伸,這是斷層,斷層是地殼運動擠壓造成岩石斷裂錯動的地形。除了峽谷之外,大理岩壁上的節理、褶皺等地形,以及在峭壁上絕地逢生的岩生植物,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。 粉鳥林秘境 東澳粉鳥林,是位於烏石鼻的僻靜漁港,獨特隱蔽的地理位置,頗有天涯海角之感。早期在港口有許多野生鴿子棲息,因為台語的鴿子稱為「粉鳥」,粉鳥林漁港因而得名。碧綠青山偎傍湛藍海水,礁岩地形而多有嶙峋奇岩怪石,吸引攝影人士前往拍攝這秘境海域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天然安眠藥-香蕉

永和保福宮

季節交替時是精神疾病好發的一個高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