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法官法-新法釋疑

永和社區大學47學期班級學期報告 2022.11.21 1. 可以拒絕擔任國民法官嗎? 擔任國民法官參與審判是國民的法定義務,所以如果符合法定的資格,又沒有不能擔任國民法官的事由,如果被抽選成為國民法官的話,原則上不能拒絕擔任國民法官。但是,法律也有考慮到有時真的會有負擔過重,或因為個人因素,或為了處理工作、家庭事務等原因,而難以參與審判的情形。如果有以下的情形,可以向法院說明理由,表明拒絕擔任國民法官: 1.年滿七十歲以上。 2.重大受災戶有處理生活重建事務必要。 3.具有老師、學生身分。 4.曾於 5 年內擔任過國民法官、備位國民法官。 5.因重大疾病、傷害、身心因素而無法執行國民法官職務。 6.因看護、養育親屬或生活、工作、家庭有重大需要,執行國民法官職務顯有困難。 2.沒有法律知識也可以當國民法官嗎? 國民法官制度的立法目的之一,是要將國民多元的視野與經驗納入審判中,並汲取一般國民所具備的社會法律感情,幫助司法判決更全面,因此國民法官所被倚重的面向,正是法律知識以外的其他多元知識或經驗。在審判過程中,國民法官如果對於審判的程序、基本原則、被告被起訴罪名的構成要件及法令解釋等事項有任何疑惑,都可以依法請求審判長釋疑,向審判長諮詢相關法律知識。所以國民法官不需要擔心自己沒有法律知識,只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,認真聆聽開庭過程,積極參與是否有罪與如何量刑的討論,就能擔任好國民法官 3.擔任國民法官會不會很花時間? 每一個案件的案情不同,所以每一組國民法官(6 名)或備位國民法官(1-4 名)參與審理的時間也不同。法院會準備審理計畫書,內容包含案情說明、檢辯爭執事項及適用法條等,幫助國民法官理解案情。審理計畫書中也會提早預告審理日程(包括每天開庭開始與結束的時間),並集中審理日程,多數案件應該可以在 1 至 2 週內完成審理工作。法院也會在顧及充實審理的前提下,盡可能減輕每位國民法官的身心負擔,以及注意開庭、休息時間的安排,避免讓國民法官因為專注審理而過於疲勞。 4.國民法官可以看關於案件的相關新聞報導嗎?會不會受到媒體或外部的輿論而影響判決? 雖然法律上並沒有限制國民法官、備位國民法官在休息時間觀看相關的新聞報導,但是必須特別注意的是,「報導終究只是報導」只能參考用,不能當作認定的證據,必須依照在法庭上呈現的證據來做認定。在審前說明中,職業法官會提醒「國民法官於開庭期間返家後,請不要與任何人討論該案件,亦請不要搜尋與該案相關的新聞、報導或資料」,避免受到媒體輿論影響,進而影響判決;另外,在審判過程中,審判長可能會提醒大家不要去接觸或檢索有關的新聞報導。無論是國民法官還是職業法官,都必須共同維護公平審判。因此,擔任國民法官時,不能因為性別、種族、地域、宗教、國籍、年齡、身體、性傾向、婚姻狀態、社會經濟地位、政治關係、文化背景或其他因素,而有偏見、歧視、差別待遇或其他不當行為。這樣的要求,和職業法官是一樣的喔! 5.國民法官會不會受到外力而影響判決(如收買、施壓等)? 每一位國民法官在就任時,都會被充分告知其權利與義務;在審理過程中,國民法官都會充分了解這個職位的重要性與其必須遵守的規範。依國民法官法規定,國民法官如果收受賄賂,不僅是交付賄賂的人會受到處罰(1-7 年有期徒刑,及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下罰金),國民法官也會受到嚴厲的處罰(3-10 年有期徒刑,及新臺幣 200 萬元以下罰金);如果有人為了施壓國民法官而犯罪(例如:恐嚇、妨害自由),則要加重處罰,這些罰責都是為了維持審判的公正。 6.如果判決被媒體、輿論抨擊,我可以發文或接受採訪揭發評議過程嗎? 國民法官必須嚴守評議秘密。因為在不公開的評議程序中,大家針對案件所陳述的意見、討論的經過,這些內容一旦公開,恐怕將引來外界討論、批評,如此將引發「寒蟬效應」,讓大家不敢表示自己真正的想法,不利於未來國民法官在評議過程中自由交換意見。此外,國民法官職務上知悉他人隱私秘密,即便與案件無關,也必須保密,不得洩漏出去。而這個保密義務是終身的,也就是一輩子都不能告訴任何人喔。 7.擔任國民法官會有酬勞可以領嗎? 國民法官、備位國民法官及受通知到庭的候選國民法官,法院均會依照到庭的日數核實支給日費、旅費(交通費、有必要時提供住宿費)及其他相關必要的費用。 國民法官、備位國民法官: 原則每日可領 3,000 元 受通知到庭的候選國民法官:原則可領 1,500 元 8.我可以請公假嗎?我會不會受到雇主職務上的處分? 國民法官法第 39 條明文規定,國民擔任候選國民法官、國民法官(或備位國民法官)期間,其所屬機關(構)、學校、團體、公司、廠場應給予公假,雇主不能做出任何職務上的不利處分。所以,如果您有請假的需求,法院會開立到庭證明書給您,作為向雇主請假的依據。 9.國民法官會受到哪些保護?會不會影響自己或家人的人身安全? 國民法官的姓名與住所是不會公開的,法庭上也不能拍照。在評議時,無論國民法官陳述哪些意見,都會保密、不會公開。法官也會斟酌情形,給予國民法官必要的保護措施。此外,為了保障國民法官的安全,凡是為妨害國民法官行使職權或報復國民法官的目的,而對國民法官或他(她)的特定親屬實行犯罪,均會加重處罰。若法院認為特定案件行國民參與審判,有可能會危害到國民法官或他(她)的特定親屬,也可以例外不行國民法官審判,而由職業法官負責審理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天然安眠藥-香蕉

永和保福宮

季節交替時是精神疾病好發的一個高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