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的養生法則

自然界四時的氣候變化,對人類的生活會產生諸多方面的影響,尤其是在健康和壽命方面,受氣候的影響更為突出,四時氣候的轉移,通常是按照一定次序轉變,如春溫、夏熱、秋涼、冬寒都有一定的限度,既不太過,亦無不及,一切的生物也都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相適應,這是一種正常的規律,人們如果能夠順應這種自然的變化,懂得適時養生,就可以避免或減輕疾病的發生。 春季三月從立春開始,經雨水、驚蜇、春分、清明、榖雨共計6個節氣,天氣由寒冷漸漸轉暖和,大地回春,萬物開始萌生發育,故春季對應於人體則為肝,肝屬木,生發之意也,春季要如何養生呢?古人有一些養生的方式,可提供我們參考,<黃帝內經>上指出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,被髮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,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,奉長者少。」,這是說,人們在春季裡應該晚睡早起,在院子裡多散步,以發布〝生〞氣,舉止要和緩輕柔以應春氣,並且使身心保持舒暢、活潑,以適應春生之氣,切記惱怒、殺奪、刑罰之念頭,從而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發和調暢,如果違背了這一個自然規律,就會損傷肝氣,到了夏天容易罹患寒性的疾病,使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減低了,這便是春季養生的大原則了。 中醫認為春屬東方風木,應於人體為肝,所以春季是人體肝氣最暢旺的時候,古人認為是春季是調養肝臟的好時機,另外春季天氣雖較暖和,但仍會有寒流的來襲,天氣乍暖乍寒,溫差變化大,所以這一季節也多感冒、肺炎等呼吸道的疾病,一些小孩、老人和身體虛弱的人,應隨時保暖,以免外感,平時也可煮些橘子皮、金桔、蘿蔔、梨子或荸薺當茶喝,這一些東西有理氣化痰,清熱潤肺的功效,對呼吸道有保護的作用,春季天氣漸暖和,此時陽氣升發,飲食上要清淡平和為宜,在冬季時食用較多的膏梁厚味,人體攝取的維生素往往不足,到了春季萬物滋長,新鮮的綠色蔬菜和水果多,應該多補充,並且減少肥肉和高脂肪的食物,還有辛辣的調味品和烈酒也都應避免,春季大地欣欣向榮,氣候和暖,正是戶外活動的好季節,所以應該早早起床,到戶外鍛練身體,呼吸新鮮的空氣,增強身體的抵抗力,以上便是春季的養生法則了。 附記:以現代營養學來講,養肝的飲食原則,可採三高一低的飲食方法,就是吃高熱量、高蛋白質、高糖分、低脂肪的食物。 另外春節期間飲食上有較多的大魚大肉,加上休假時運動量減少,年節過後大家的體重普遍會增加一些,春季天氣和煦,萬物滋長,新鮮的蔬果特多,正是減重的好時機,減重的原則不外控制飲食和適當的運動,飲食應避免攝取高脂肪,高膽固醇及高熱量的食物,甜食和酒亦應減少,多吃新鮮蔬果和榖類等多纖維質的食物,另外中藥裡有許多的藥物有消除血脂的功效,副作用少,中醫師常運用來減重,當然利用中藥來減重,最好還是諮詢中醫師為宜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天然安眠藥-香蕉

永和保福宮

季節交替時是精神疾病好發的一個高峰